第五百八十三章 李幽其人-《明帝国的崛起》


    第(2/3)页

    他那个“东北王”真不是白叫的。

    而且,他不断的将新军营的将校放出去掌握军队。这个势头令庙堂诸公颇多疑虑,唯恐太阿倒悬。所以,天子如果心中对他起猜忌情有可原。

    现在的问题在于,子尚敌人如此之多,他要增强兵权以自保是常理。他如果放弃兵权只怕有些人动起手来更加肆无忌惮。所以,这对他而言看起来像一个死局。

    进一步,朝廷、天子猜忌。退一步,粉身碎骨。这也是京中诸多势力闻风而动的原因所在。”

    李教谕一阵牙疼。这局面真是够令人头疼的!

    李幽嘿嘿一笑,仰头畅饮一杯美酒,一副睥睨的模样,道:“先生,以我之见,这些人都只是外行看热闹,没有看到事情的真相。天子其实并不忌惮子尚掌兵权。

    天下的兵权早先是在英国公张懋手中握着。英国公府世代为国效力肯定忠诚。但子尚就不忠诚吗?他可是天子一手简拔出来的名将。天子对他绝对是放心的。

    要是不放心,子尚凭什么帅新军营驻扎在京师这里?

    现在明摆着子尚掌军权比英国公张懋更合适,大明对外屡屡打胜仗。天子为何不顺水推舟呢?所以,子尚兵权之重绝非天子迟疑的原因。”

    李教谕给李幽说的有点糊涂,太绕,吃着炖的稀烂的肘子,皱眉道:“那是何故?”

    李幽笃定的道:“先生,子尚不仅仅是在军事、卫所改革上得罪人,他搞的官吏招考制度,商税、警察局、学校、报纸、银元,这那一项不是触动大明的既得利益集团?

    先生仔细阅读今年的报纸,就会发现当今天子实际上已有怠政之意。花费在国事上的时间明显变少,早朝常常罢朝。修缮西苑的工程所为者何?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天子如果不是疑虑兵权之事,那必定是担心子尚继续推行改革会导致天下动荡,想要收一收他的改革势头。保持稳定。”

    任何一个帝王御极之后,执政思路基本都是一个模式。早期锐意进取、改革。中期求稳、希望国泰民安,后期则是趋于保守。弘治皇帝如何能例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