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汉末卫公子》


    第(3/3)页

    “如今战事还未明朗,曹操孙坚无意总攻,想必正是向着卫侯布局走去,但是一直也不曾收到关中消息,卫侯怎会在这个时候决定南下?”太史慈站起身来,背负双手连踱几步,沉吟道,“那么青州,汉中,冀州诸位将军也该收到了消息了吧?”

    “五月……五月……”太史慈忍不住低声重复念起,脑中闪过一丝念头,忽而惊道,“莫非孙曹已经入局,而我还不自知?!该死!”

    太史慈此刻真是异常惭愧,他坐镇阳翟,背靠嵩山,乃是最接近南面的战线,直接接壤荆州,豫州,若按照卫宁的布局,那么曹操和孙坚的举动是实在不应该能瞒住他的。

    而卫宁的密函送来,已经向他宣告了对方入网,这么说来,却当真是他的失职了。

    太史慈和徐荣两边分统兵马各自驻扎在中牟与阳翟,两处护卫犄角,与孙坚和曹操对峙,又兼顾冀州兵马南下逼近官渡,便是这三线就足以守住关中得保不失。

    这些天来,孙曹两家和河东军的摩擦不断,时不时有小股兵马互相拼斗比个胜负,但总不至于开始真正的大攻大杀。

    不过现在看来,当卫宁南下的时候,也便将成为大战真正开始的预告了。

    事实上,太史慈收到的也不过是卫宁的密函而已,如今的卫宁依旧还是端坐安邑城中,没有半点要离开的意思,能够有资格知道卫宁南下的,也不过是那么寥寥几人而已。

    太史慈不敢怠慢,虽然不知道卫宁将会在什么时候南下,驻地又将会是在哪。

    但这也已经足够证明了大战在即,给太史慈真正的命令意义。

    从此时此刻起,不能再有半分松懈,操练兵马,整顿军械,将所有要做的准备都从现在开始做好!

    “看样子是该开始主动争锋一下了,也不能总让这些家伙缩在防线后面,多让那些缺少经验的士卒体验一下沙场,随时保持住警惕性!”太史慈心道,当即对外呼唤起来,“来人!”

    “将军!”在外把手的亲兵跨步进来。

    “传我军令下去……”

    渑池,郡守府。

    一杆大斧舞弄得虎虎生风,刀兵寒光闪耀,竟是让人眼花缭乱。沉甸甸的重量越有百斤之重,却在徐晃手中仿佛无物一般。

    徐晃上身赤裸,一身大汗淋漓,在阳光下闪闪生辉,自从被调度到渑池来后,徐晃却一日不曾荒废过武艺,每日最少也有一个时辰专门在郡守府后院挥舞上一顿拳脚。

    徐晃作为河东军资格最老的老将,竟然被放置在渑池这个无关紧要的地方,却委实让许多河东军老体系的人大为不平,许多别有用心的人甚至鼓动徐晃抗拒卫宁的命令,但徐晃最终还是毫无怨言的直接来到了渑池。

    事实上,就连府中许多人都认为徐晃整日里勤练武艺根本毫无意义,不少人猜测卫宁已经开始清除昔日杨奉的老部曲了,那么就算徐晃再勤奋,日后恐怕也没有了出头之日,还不如趁着现在还有点实权为自己后半生争取一些好处。

    徐晃对这些风言风语却仿佛没有听到一般,自从一年前被任命为渑池太守后,却从没有抱怨过一丝对卫宁的怨言,也不曾积极争取早日返回安邑或者出镇一方。

    别人以为徐晃就这样就被闲置了,但只有他才知道,一年前开始,他就被授予什么样的使命。而为了达成这个任务,他决然不敢让自己松懈下来半步。

    事实上,曾经徐晃也不认为卫宁和河东的智囊团能够算到半年后那么久的事情。

    但半年前,从张鲁先降后叛,到河东军出兵阳平关开始,一切的一切都向着当初河东高层所预料的走去。

    无论是曹操孙坚的联合,还是阳平关张鲁的力拒,又或是孙曹出兵“增援”汉中,似乎都没有被卫宁猜错过。

    那么徐晃在这个时候也再没有怀疑他所在的渑池将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之一。

    而他明白自己在卫宁给他任务之后的更深一处职责的时候,却正是半年前大战开始的时候。

    他不单单将会在渑池杀敌,更会是杀人!

    从半年前的大战开始后,徐晃就接受到了不少家族或明或暗的示好以及旁敲侧击,其中不少人,就是直指向了卫宁对他的“寡情薄性”,甚至可以上述到杨奉时代,卫宁的背主劣行。

    而这些话的根本,无外乎最终的目的,便是说服徐晃背叛卫宁!

    当然出面提点试探的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小角色,徐晃有心想要探查这些人背后真正站着的人,却根本无从查起,而若是就将这些人直接挖出来,无疑便是打草惊蛇。

    要说徐晃对卫宁没有怨言那是不可能的,但是经历了如此多的事情,见证了大汉走向末路,见证了无数当年叱咤风云的人物化为枯骨功败垂成,徐晃也早已经想通了。

    杨奉打下的基业毕竟是他本人的,而不是杨氏族人的,杨氏除了一个杨修外,又有谁能够拿得出手?何况杨奉死去的时候,不管是幼主还是那杨修,不是孩童就是少年,又能成什么大事?

    若是强撑下去,面对着曹操,面对着袁绍,面对着其余各方豪杰,就凭那外强中干的杨氏族人,河东还能撑得下去?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而卫宁的出现自然水到渠成,徐晃在多年后明悟住杨氏族长杨彪为什么会选择妥协和退让,甚至出面带头承认卫宁的合法继承性。

    强撑无疑只是让杨奉最后的血脉走向凋零,没有任何一个战胜者会具有那所谓的怜悯。用本就不可能守住的东西换取他人的保护,争取最大的利益,显然才是最合理的。

    至少,除去了那些本就没有任何作用的杨氏族人被清除掉以外,杨奉之子杨昀还能够保持住封侯的尊贵,能够享受到各方面的照顾,杨彪在朝中的地位依旧稳固,杨氏的名声虽不比大汉屹立的时候,但在河东也并不算声势弱小。

    徐晃的愿望很容易得到卫宁的满足,毕竟卫宁不是一个赶尽杀绝的辣手人物,那么在放下了最后的顾虑后,他又还有什么理由不为河东效力?

    官渡一战,事实上就表明了他的本心,可笑的是,天下人还是以为他徐晃是个得不到满足的人,也不知道卫宁将他放置在渑池的真正用意,也不知道……杨氏族长杨彪早已经当着卫宁的面,与他做了担保,共同谋划了一件大事。

    当徐晃冷眼旁观这些跳梁小丑的时候,也只能感叹,卫宁的布局之大已经超乎了一个人的极限,不单谋敌,不单谋事,不单谋自己人,谋的是天下,甚至,谋的是整个未来!

    这自然不可能是出自卫宁的手,也不可能是出自一个人的手,当卫宁托盘相告的时候,这是集合了整个河东的智慧。

    平曹操,平孙坚,平士阀,平天下。

    而他徐晃,便是这其中一柄最锋利的斧头,也是一个香艳的诱饵,没有人会忽略他在河东军的威望,没有人会忽略他本身的才干,也没有人会忽略他如今统兵在关中腹地的重要性。

    而徐晃所掉的两条鱼,一条已经开始试探的张开了嘴唇,另外一条,也同样在向他这个鱼饵本来的方向!

    ……

    四月,一个让河东颇为惊怒的消息传来,使得安邑一片讨伐之声响起。

    刘备于泰安举兵一万余,杀郡吏二十三人,皆为河东派遣,宣布讨伐卫宁!

    三日后,安邑传来军令,使本威逼兖州的三万张辽军即刻东进攻击刘备,青州黄忠同时起兵呼应。

    张辽兵马未过黄河,曹操与孙坚同时响应,出兵两万屯扎东阿,逼近济南,阻截张辽,断绝张辽军短时间内扑灭刘备叛乱的可能。

    但黄忠五万兵马已经向着泰安进发,孙曹除了阻截张辽外,却并未有援救之意,刘备情势顿时艰难。

    所有人都看刘备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并不看好。

    而这个时候……

    孙策,许褚三万大军闻之张济屯兵宜阳,折道渡过洛水,强破永宁,距离渑池,不过百里!

    于此同时,阳平关外,杨柏领兵一万五千人绕过阳平关走小道,靠近赵云军后背。

    而子午谷之战,也终于出现了胜负……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